力挽狂澜于既倒 挽狂澜于既倒原文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力挽狂澜于既倒,挽狂澜于既倒原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力挽狂澜于既倒(

大家好,小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力挽狂澜于既倒,挽狂澜于既倒原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力挽狂澜于既倒(挽狂澜于既倒原文)

后人,尤其是唐朝边塞诗人多怀念飞将军李广,好像李广如果再生就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危厦于将顷,但是历史上同时期的将领中,似乎卫青霍去病更具备这种能力,无论是战绩还是声望,卫青霍去病这两人都远胜李广,那么为什么相比之下李广却更被人推崇呢?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第一,李广世家出身,卫霍是皇室成员,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者一直在抬高世家,而打击皇室和寒门,同为世家的大儒司马迁也未能脱俗,司马迁把李广写得很好而有所贬低卫青,霍去病,究其原因,李广虽为大将军却未能封侯,和他的默默无闻不得志遭遇以及其他文人都差不多,而卫青霍去病是属于皇亲国戚,按他们的理解就是靠关系才得功名的,所以他们极力的推崇李广这种偶像派。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又譬如司马迁对出自世家,但杀降、屠城、叛上、弑君的项羽赞誉有加,而对出自寒门能够在秦末乱世击败项羽以及各路枭雄,重新统一江山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却万般贬损,写历史做文章的儒家一直有很大的倾向性。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第二,卫霍不养士,士族除当官外,主要的谋生方式是为贵族服务,春秋时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养士超过三千人,司马迁将他们的行为写入列传,大肆赞美,卫青属下苏建曾建议卫青养士,被卫青拒绝,霍去病也不养士,从西周以来的养士传统,被卫青霍去病断绝,无数的士族人士生活没有着落,只能种田,从事一些其他手工劳作来养家糊口,而士族阶级掌握着社会舆论。所以大肆宣扬没有战功的士族李广,贬低卫霍。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第三,汉匈战争总在武帝一朝中,封出近三十侯,里面有降将,世家子弟,出身基层军官,外戚等,那个时代是将星闪耀的时代,李广善战敢战本在内战(景帝诸侯王叛乱)中军功可封侯,只是手伸的长了点。在外战防守及小规模战斗中表现可圈可点,在大规模进攻中只能说职位高,运气背,战绩差。后世诗词中多是对军将职守的劝勉和对李广将军忠于职守的肯定,打抱不平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第四,李广暮年时代,汉武帝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李广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名将”身份不具备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统帅的能力,喜欢表现自己,喜欢虚名多过对于战争战术和敌人的研究,种种原因,不能封侯,有外因,有内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不足以封侯。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最后说说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就没在一个高度,人家是总司令,他是个师长小仗赢大仗输,汉武帝第一大规模攻击匈奴兵分四路就是看看谁能打将来就是以后的帅,李广带领的部队全军覆灭还被俘逃回来了,其它两路一败一没敢冒进没见到匈奴,当时消息传到长安朝廷大多数是主和的大臣就说汉武帝不该大搞的损兵折将气的汉武帝想吐血,最后卫青大胜而且是长途跋涉深入匈奴大后方孤军深入创造了历史性的对匈奴的新战法,让匈奴从汉朝到三国都没法破解这样的战法。

论战绩,卫青霍去病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怀念李广而忽略卫霍两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