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反七步诗 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诗意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郭沫若反七步诗,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诗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郭沫若反七步诗(

大家好,小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郭沫若反七步诗,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诗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郭沫若反七步诗(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诗意)原创一往文学2018-10-12 22:55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七步诗》大家早就耳熟能详,大多数儿童读物都会讲述这个故事:哥哥曹丕残害兄弟,曹植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对弟弟残忍下手。

公元220年,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但曹植的学识和志向让他总放心不下。一次朝会上,曹丕要求曹植七步内作诗一首,否则便会面临杀头。这个故事最早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曹丕应声而做,“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的后四句便被流传下来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七步诗》之真伪

为何会有两种版本的七步诗?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是否属实?因此这首诗的来历一直受到质疑,因为它在现存最早的几种宋曹植诗文集中均未见收,直到由明人辑校刊刻的曹集中才开始呈现。

余秋雨认为,曹丕挤压和迫害过自己的弟弟曹植,这应该是事实,有不少资料都可以证明。但曹丕这样一个要面子的聪明人,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让弟弟走七步写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这是当众炫耀自己对中国儒家亲情伦理的践踏,曹丕绝不是这种“爆炸式”的人物。而且,七步吟四句诗出来,又没有特殊要求,对任何一个中国古代文人来说都不是难事,曹丕更知道作为大诗人的曹植的写诗能力,因此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

因此余秋雨判断这首诗可能是真的,但故事是假的,“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出于曹植的手笔,但后人为此虚构了一个宫廷上的戏剧场面,那就是强加给曹丕的了。”

鲁迅:《替豆萁伸冤》

郭沫若、鲁迅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却也素来不和,郭沫若骂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鲁迅反讥郭沫若为“才子加流氓”、“一副创造脸”。但他们都曾经有个共同的敌人——曹植的《七步诗》。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1925年,鲁迅在文章《咬文嚼字》中说:“据考据学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见《华盖集》)

《替豆萁伸冤》

鲁迅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鲁迅的这首七步诗,可以说文学水平确实不高,可在当时却大受欢迎。

因为那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与段祺瑞政府沆瀣一气,专门迫害学生,和鲁迅熟识的学生刘和珍和许广平也在内。鲁迅对被迫害的学生很是同情,于是写了一首反七步诗表达自己的愤怒。“办教席”是指杨荫榆在北京西安饭店宴请,和众多评议员一起商议开除许广平和刘和珍等人。

因此,鲁迅这首文学水平不高的诗受欢迎是因为他替学生(豆萁)伸冤,有借古诗写时事,反弹琵琶的效果。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郭沫若:《反七步诗》

不久后郭沫若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结果却惨遭谩骂。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鲁迅已经对“豆萁”别出心裁了,郭沫若却还想在鲁迅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多新意。他认为曹植虽然“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但也骄纵任性,恃才傲物,自《洛神赋》以下数篇作品“摹仿痕迹异常显露”云云。至于著名《七步诗》,郭沫若更是颠覆地写道:“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真的煎迫未免过火;如果站在箕的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吗?”

因此他在自己的《反七步诗》里,大加歌颂豆萁燃烧自己的奉献精神。

但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因为说“曹丕为了曹植无私奉献”简直是颠覆三观。郭沫若的这首诗挑战了人们的历史常识,更挑战了人们的情感认知,所以很多人认为郭沫若颠倒是非,不分黑白,甚至有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嫌。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当时的文坛有一股“厚古薄今,尊崇先人”的风气,但郭沫若崇尚“以事求是,古为今用”。因此《反七步诗》更多的目的是把曹植像个靶子一样打倒。现在看来,也无需对郭沫若更多的批判,这是按照文学成就来看,曹植的《七步诗》水平是远高于鲁迅和郭沫若的。

南朝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或许对曹植有过多溢美,但历来诗论家都给予了曹植相当高的评价。钟嵘说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李白也赞美他“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在很多人心中,曹植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一流诗人。王士祯有言:“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还有人说:“千古诗人,唯子美(杜甫)可配陈思王(曹植)。”

郭沫若曾痛批曹植《七步诗》,自己却作了一首这样的

郭沫若太急于批判复古的风气,反而忽略了曹植文采与辞华,认为曹植的地位崇高就是“华而不实”,结果给自己落了个不好的声名,实在是少了些大文学家的风度。你认为呢?

收藏举报1567条评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